Search

【5月18日】美股經過兩日反彈後有回吐,道指跌54點或0.16%,標指跌0.25%,納指跌0.38%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5月18日】美股經過兩日反彈後有回吐,道指跌54點或0.16%,標指跌0.25%,納指跌0.38%。標指繼續出現技術性反彈,如圖太郎所料,當標指升抵4170,納指升至13500的阻力前,美股呈現反覆。英國開始解封,美國新增個案持續減少,都成為支撐美股上升的動力,首季度業績已近尾聲,普遍大幅優於預期,惟股價卻未能跟升,反映估值偏高令資金不願高追,故此美股暫時仍是高位震盪走勢。
通脹問題不單止困擾美國,也開始漫延至歐洲,美國十年債息升至1.65%,歐洲各地債息也開始跟隨。歐洲一向以刺激經濟增長為借口,奉行負利率政策,多國債息一直偏低,週一義大利十年債息開始升穿1厘,為整個歐債發出了警號,連一向有資金避風塘之稱的德國十年債,其債息亦反覆由去年最低的負1厘,慢慢升至近日貼近零息,一旦其債息由負轉正,勢必在歐債市場中帶來一陣恐慌。
債息上升代表債價下跌,連最安穩的德國十年債也要下跌,可想而知對歐洲企業債有多大衝擊。今年發行的歐洲企業債,已有80%跌破發行價,買歐債不單止要輸息,現時連本金也要輸掉,投資價值不斷縮減。在追逐高回報的氛圍下,資金加速了徹離歐債市場。
過往歐央行要對抗通縮,不得不進行負利率,甚至要不停擴大QE去刺激經濟。當時歐央行訂下的通脹中期目標是2%,現時通脹殺到,市場預估歐洲通脹已升至2.2%,開始有大行上調至2.3%,歐央行這種不負責任的QE政策,又是否繼續可行呢?歐央行跟美聯儲面對同一難題,若不進行QE為債市托價,歐債只怕賣不出,若繼續托市,只會加深通脹壓力,尤其是歐洲受疫情影響,經濟仍相當低迷。
全球尋找更高回報,外資繼續流入A股,週一透過北向資金再買入46億元,A股3大指數紛紛向上破位,上證終於升穿3500鐵頂魔咒,創A更是升穿4月時反彈浪頂,A股保持一浪高於一浪向上衝。就連入市資金亦見有所增加,兩市成交增至9300億元,穩中向好。
在美股A股兩大股市造好下,港股表現仍是一般,恒指升抵28300又開始反覆,成交降至只有1456億元,資金不願入市仍是港股死穴,要知28300是上次橫行區底部,失守後上方有多重蟹貨可信而知,要消化這批蟹貨,若沒有一定成交是不可能任務,就是未見資金入場,成交跟不上去,所以現時港股只能以技術性反彈看待。
港股不振不無原因,近期體育股是強勢板塊,早前安踏(2020)遭大股東配股套現過百億元,剛剛消化完,噚晚又輪到李寧(2331)有股東配售套現30億元。抽水潮不斷,此刻股民見股價不升會驚,但見股價升更驚,因為怕股價上升是為了配股,但凡股價升少少,一堆人便不理爭相出來食糊,結果形成很多股票升一棍就回,久而久之大家信心越來越薄弱,結果誰也不願意坐貨,這點多少說明為何港股如此頹廢。
但從南向資金可以看出,北水買貨仍相當積極,噚日又流入88億元,月初至今已流入了361億元,數字上絕對太差。但從品種上看,北水的買盤都只集中在幾隻科技大龍頭,已沒有早前那麼分散。噚日提到的微盟(2013)表現不俗,噚日剛好升至第一阻力16.5元,料會有一番整固,暫時此股見了底機會頗高,可多留意其回吐幅度,再判斷走勢是否轉壞。

希望大家多一點👍及多share支持一下🙏
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
#圖太郎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